环境管理体系有承诺和方针、规划、实施等五大原则,流程步骤首先是对对文件进行审核,找出并解决问题,然后监督检查及复审、换证,在证书有效期限内再次复审,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详细说明一下。
一、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1:承诺和方针
一个组织应制定环境方针并确保环境管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承诺。
原则2:规划
一个组织应为实现其环境方针进行规划。
原则3:实施
为了有效地实施,一个组织应提供为实现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所需的能力和保障机制。
原则4:测量和评价
一个组织应测量、监测和评价其环境绩效。
原则5:评审和改进
一个组织应以改进总体环境绩效为目标,评审并不断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
根据以上原则,最好将环境管理体系视为一个组织框架,它需要不断监测和定期评审,以适应变化着的内外部因素,有效引导组织的环境活动。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承担环境改进的职责。
二、ISO14000管理体系的认证服务流程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服务程序大致上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在整个认证过程中,对申请方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是最关键的环节。认证机构正式受理申请方的申请之后,迅速组成一个审核小组,并任命一个审核组长,审核组中至少有一名具有该审核范围专业项目种类的专业审核人员或技术专家,协助审核组进行审核工作。文件审核,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工作,对严格文件的审查。如果发现有不满足需要的地方,将要求其修改,直至符合规定为止。
2、现场审核在完成对申请方的文件审查和预审基础上,审核组长要制定一个审核计划,告知申请方并征求申请方的意见,申请方接到审核计划之后,如果对审核计划的某些条款或安排有不同意见,立即通知审核组长或认证机构,并在现场审核前解决好这些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之后,审核组正式实施现场审核,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申请方进行现场实地考察,验证EMS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一系列文件的实际执行情况,从而来评价该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判别申请方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和ISO14001标准是否相符合。
3、在实施现场审核过程中,审核小组每天都要进行内部讨论,由审核组长主持,全体审核员参加,对本次审核的结构进行全面的评定,确定现场审核中发现的哪些不符合情况需写成不符合项报告及其严重程度。
4、跟踪审核申请方按照审核计划与认证机构商定时间纠正发现的不符合项,纠正措施完成之后递交认证机构。认证机构收到材料后,组织原来的审核小组的成员对纠正措施的效果进行跟踪审核。如果审核结果表明被审核方报来的材料详细确实,则可以进入注册阶段的工作。
5、监督检查及复审、换证,在证书有效期限内,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该环境管理体系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并能够切实、有效地运行。证书有效期满后,或者企业的认证范围、模式、机构名称等发生重大变化后,该认证机构受理企业的换证申请,以保证企业不断改进和完善其环境管理体系。
总结如下:受理申请方的申请,申请认证的组织首先要全面考察各认证机构的权威性、可靠性和价格等方面的因素,然后挑选合适的认证机构,进行沟通合作,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将正式申请书递交到认证机构后,如果申请书符合要求,双发就可以签订管理体系审核/注册合同,确定受理其申请。